中国大鲵Megalobatrachus davidianus(Blanchard) , 又名娃娃鱼, 因叫声酷似婴儿啼哭而得名。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 为中国独有的珍稀大型两栖动物。曾经在我国是一个广布性物种, 主产于我国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深山峡谷溪流中。现有野生资源较多的省份有: 湖南、湖北、四川、陕西、贵州等[1]。由于环境的破坏和无度的捕捉, 野生大鲵资源日益锐减, 面临濒危, 1989 年被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目前列世界野生动物保护I 级名录。
1 养殖现状
大鲵是一种珍稀的野生动物, 在地球上生存已有三亿五千万年的历史, 具有极高的科研和经济价值。随着大鲵人工繁殖技术的不断提高, 养殖前景广阔。目前, 全国各地崛起一股养殖热潮, 做得比较好的省份有: 湖南、湖北、陕西、广东、浙江等。其中, 湖北的房县, 陕西的汉中都把大鲵养殖作为一个产业, 发动了广大农户开展家庭式养殖, 湖南也在邵阳开始试点, 效果良好。大鲵人工繁殖技术, 湖南起步早, 从20 世纪70 年代末开始研究[2], 走在全国的前列。国家唯一一个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在湖南的张家界, 那里既是大鲵的原产地之一, 也是大鲵人工繁殖的起源地( 阳爱生等1979) 。
2 区分大鲵性别的方法及意义
要做好大鲵人工繁殖工作, 亲本养殖是所有环节中的重中之重, 如何区分大鲵性别并进行针对性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区分大鲵性别并进行合理的性比搭配也是任何一个新建大鲵养殖场所关心的问题。
大鲵性别在非生殖季节的识别一直是一个公认的难题。刘鉴毅认为:“大鲵雌雄鉴别在非繁殖季节不明显, 雌雄在体形上差异不大, 因此, 从外观较难区别”[3]。刘丕基、瀛文风等也说:“从外部识别大鲵的雌雄比较困难, 尤其是在幼体阶段和成体的非繁殖期”[4]。
目前, 多从以下4 个方面区分大鲵性别:( 1) 生殖季节的生殖孔外形;( 2) 外观;( 3) 借助B 超机;( 4) 激素检测。在4 种方法中以后两种最为准确, 但在实际操作有难度, 一是不方便, 二是对大鲵影响较大, 三是价格不菲。因此在日常操作过程中大都通过前两种方法来鉴别。
3 如何通过生殖季节的生殖孔外型来鉴别
雄性泄殖孔长, 左右各有一椭圆形的橘瓣状隆起, 为其皮下的泄殖腔腺, 且在泄殖孔周围有一围明显的白色颗粒状突起。雌性泄殖孔略小, 无泄殖腔腺, 因此孔周围无隆起, 亦无小颗粒[5]。其实大鲵雄性不一定都有白色颗粒, 雌性也不一定没有颗粒, 只是雄性颗粒突起, 手摸能明显地感觉到, 而雌性即使有, 手摸上去感觉不到突起。刘鉴毅、王海文等都认为用生殖孔外形来断大鲵性别准确度可以达到95%[6], 但这种鉴别方法因受季节的局限, 对新建的大鲵养殖场和前期亲本养殖缺少指导意义。
4 从外观区分大鲵性别的几点经验
从外观区分大鲵性别, 许多学者也作了探讨。金立成等在《大鲵养殖技术》一书中指出: 雌、雄亲鲵个体各部分的长、宽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 没有明显的差异, 不能作为鉴别的依据[7]。结合多年大鲵人工繁殖的经验并进行细致的观察, 笔者认为从外观区分大鲵性别虽有难度, 但也不是无迹可寻, 大致可以综合头宽和体宽的比例及头部外型来确定。
从表1 中可以看出, 在相同规格中, 头部较大的多是雄性, 特别是头宽大于体宽的, 一定是雄性; 相反,头宽明显小于体宽的多是雌性; 雄性大鲵的头部类似人脸的位置有一个明显的突出, 并且在眼后有一对象颧骨一样的隆起。而雌性大鲵整个头部的线条比较柔和, 没的明显的突起与隆起。( 图1 是雄性头部外形; 图2 是雌性头部外形。)
5 建议
不管在那个阶段、不管用那种方法, 区分大鲵性别始终有一定的难度, 无论是从生殖孔外形, 还是从头部及其它身体外观, 这种肉眼观察的方法都达不到100% 的准确率。因此, 在没有条件借助机械判断大鲵性别的养殖驯繁单位, 借助多种方法识别, 并经人工繁殖验证, 做好记录, 建立档案, 是准确把握大鲵性别及其它基本情况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