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科学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水资源,在某一地区发展水产养殖业一定要注重生物以及其周围环境的平衡,也就是说,水产养殖的密度、规模要同当地的水资源相适应,过度的发展就会超过水资源的负载能力,造成水域影响恶化,水质污染,导致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失衡,极易诱发病害产生及流行。针对本区域内的水资源状况进行水产养殖业的科学规划是一个地区政府渔政部门工作的重点。
3.2 搞好养殖设施的配套建设
高标准的养殖基础设施能够极大的改善养殖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杜绝病菌的生存和蔓延,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要注重对养殖设施的升级改造,尤其是下大力度建设好鱼池、虾池的改造,建立完备的清淤设施,消毒设施等配套设施。
3.3 加强水产养殖的健康管理,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科学化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严格操作病害防治的操作规程,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建立健全无毒水质系统,选择无毒亲体,引进抗病品种,严格对种苗的检疫,努力打造一条无毒种苗系统。在饲养过程中,选用优质饲料,推广混养套养等新技术,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建立水产养殖的健康养殖模式。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决做到无病防病、有病治病,做好防病保健措施[4]。
3.4 建立科学的病害防治体系
要想做到病害的控制必须建立水产养殖的病害防治体系,首先注重在病害防疫过程中理论和技术上的突破,加强对水产养殖病害的研究,发现其致病、发病原因,找到最佳的防治方法,在防治过程中,首先建立对病害的监测预报机制,推广病害防治技术,加强对养殖环境的监测预报,加强适应水产养殖的信息技术交流,使病害防治体系形成网络。
3.5 免疫防治是健康养殖的重要内容、水生动物疾病防治的现实选择和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水生动物疾病防治的经验教训使得人门对抗菌素等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日益重视,认识已从以前关注的“靶动物安全”过渡到“人类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消除水产品药物残留隐患的抗病技术研究日益重要,急需水产疫苗的开发应用。疫苗在提高鱼类特异性免疫水平的同时亦能增强机体抗不良应激的能力,且符合环境无污染、水产食品无药残的理念,已成为当今世界水生动物疾病防治界研究与开发的主流产品。
目前,我国水产疫苗在水产养殖疾病防治中的应用仍处于零星、局部、小规模和不规范的状态,尚无一种疫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经营。主要实践成果如下:
(1)草鱼出血病细胞疫苗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湖北、湖南、四川、浙江、江苏等省市进行应用或区域性试验,免疫保护率高达90%以上,标志着我国最大宗养殖品种草鱼的主要疾病可获得人工免疫预防,加上草鱼烂鳃、赤皮、肠炎“三病”细菌三联疫苗的使用,保护范围得到扩展,使得疫苗更具实用价值。
(2)疫苗研发品种多样化,在水产养殖疾病防治中初显良好效果。如淡水养殖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疫苗对鲫鱼注射的有效率达90%以上、鳗鲡佐剂苗口服相对成活率约 80%,海水鱼类弧菌双价苗、二联苗、三联苗、基因弱毒苗浸泡接种提高成活率约10%~40%。我国局部地区(如江西省泰和县草鱼疫苗注射防病技术普及达80%以上)少部分疫苗已替代部分高残留化药物用于水产养殖生产疾病防治。
(3)水产动物免疫研究得到关注,产品研究储备状态良好。近年来,水产动物免疫研究成为热点,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攻关计划以及省部等科技计划的资助,加上分子技术的应用,一些重要养殖对象的疫苗研究有了飞跃式的进展。可以预见,未来3年~5年将有系列疫苗产品逐步实现商品化并在我国水产养殖生产病害防治中发挥重大作用[5]。
3.6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水产养殖的水平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水平
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治归根结底还是需要人来解决,加强对行业内部的人才培养,通过专业人才来指导养殖人员通过先进的养殖技术以及正确的防病治病技术来减少病害的产生以及在病害发生后选择合适的防治手段,避免造成病害的蔓延以及发生次生的危害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