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 鸡包涵体肝炎
疾病类型 病毒性传染病
动物种类 鸡
疾病概述 为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幼鸡群死亡率突然增高,病鸡严重贫血,肝肿大、出血和坏死。
病原特性
本病由腺病毒引起感染而发病,属于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病毒粒子大小为78-85纳米,目前已有12个血清型,无囊膜含双股DNA,病毒在细胞核内复制,有核内包涵体,可在鸡胚中增殖。对热、酸等紫外射线有较强的抵抗性,室温下能存活6个月。0.01%福尔马林可将其杀死。
流行病学特点
1.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病毒分布极广。
2.传播途径:经卵垂直传染是一个重要途径。一般情况感染鸡群,代毒病鸡体内的病毒经卵传递,雏鸡孵出后,第四周龄开始排毒,蛋鸡5-9周龄为排毒高峰期,到14周龄后仍可大量排毒。然后在产蛋高峰前后还有一个排毒期,肉鸡在4-6周龄为排毒高峰期。
水平传播的方式,主要是从病鸡的粪便、呼吸道排出的病毒,而污染周围环境,通过直接接触或空气传播。
3.易感动物:主要是鸡、火鸡、鹅、鸭等可感染,肉仔鸡最易感。5-7周龄多发。
4.流行特征:幼雏以3-15日龄最易感,肉用仔鸡比蛋用小母鸡更易感,本病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并易继发感染多种传染病(传染性法氏囊病,霉形体,传染性支气管炎等),从而提高发病率
和死亡率,经济损失严重。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临床症状:潜伏期,自然感染24-48小时,人工皮下接种,2天可见肺脏病变;呼吸道接种,5天内出现症状,发病雏鸡羽毛粗乱,呈卷曲姿势,鸡冠苍白,排白色水样便,多数呈急性死亡,病情轻的2-3日后恢复正常,青年鸡除有贫血和精神沉郁外,有时可见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成年鸡只有产蛋率波动。
病理变化:特征性病变在肝脏,肝肿大,褪色质脆,脂肪变性,表面有密集点状或斑状出血,被膜下有线状或星状出血,有的病例有黄色坏死灶。肾脏苍白,有尿酸盐沉积。全身浆膜,皮下胸肌和腿肌广泛出血,皮下和全身浆膜黄染。骨髓褪色变黄。病理组织学可见肝广泛性坏死,肝细胞核中有包涵体。
诊断方法 根据临床流行病学和肝的特征性病变,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做病毒分离鉴定,血清学试验,因健康鸡和发病鸡普遍存在抗体,而很多常被几个血清型感染,因此在判定结果时要慎重。
鉴别诊断:脂肪肝综合征,是一种营养代谢病,无传染性,多发生于营养良好的成鸡,多零星发生。死后剖检常见肝、肾变黄,肝包膜下出血,肝细胞无核内包涵体。
预防
1.本病尚无疫苗,因垂直和水平传播,控制本病的唯一方法是消灭种鸡群的禽腺病毒感染。
2.加强日常卫生消毒工作,应用含碘制剂消毒药,进行舍内和带病毒鸡消毒。
3.加强管理,发病时饲料中多种维生素、维生素K3加倍,添加土霉素等抗生素。控制并发或继发感染。